尽管在建材装饰领域,石材是个隐形行业,但在强大的南安供应大军的影响下,以南安水头为核心区域的石材生意,近来在该领域风生水起。这批依托石材发展起来的生意人,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后,已不满足在水头本土经营,他们加速布局全国,同时拓进海外市场。
抱团建石材交易中心
环渤海湾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让精明的商家充满了想像,在商人们看来,一个重大国家战略的背后,无疑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企业要互利共赢,坚持优势互补。
在北京首都功能疏散和产业转移的背景,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大潮应运而生的香河国际建材交易中心,日前在河北香河县安平镇正式奠基。据悉,该项目以在京创业的石材界知名闽商联合组建的香河国际装饰城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兴建集建筑装饰商品、加工、生产、交易、展示、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建材交易中心。
据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香河国际建材交易中心董事长卓布国介绍,交易中心总体占地3000余亩,计划投资100亿人民币,将成为泛首都经济圈集家居建材和多种时尚商品的采购地,并引入全新的Mall概念,将构筑综合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石材展示交易区、五金机电及品牌厨卫用器仓储交易区等主题式专业市场群。
他认为,石材企业抱团发展的产业集群模式已经成为行业所趋,不少地区产业的转移也为石材园的建立创造了一个极佳的时空因素,新兴的园区也更容易把人们的目光聚集到一起。
京津冀一体化的商机
在京津冀地区,散布着为数众多的泉籍商人。精明的泉商自然不会放过京津冀一体化的商机,早前他们就试图把水头模式搬到全国。香河毗邻首都北京,承接着北京石材产业转移的重要功能,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一直以来都很重视香河承接北京石材市场转移的职能,关注着香河石材产业的发展。香河国际建材交易中心的奠基,标志着香河石材产业的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会长吕安民表示。
而不到一年前,号称要做第二个水头的东升(南通)国际石材产业园一期的动工,把水头模式从设想变成现实,希望把南通打造成东部的石头城。
从入迁的企业来看,未来石材产业将迎来较长黄金发展期。宗艺石材总经理助理张彩明说,目前国内石材集聚于水头和广东的云浮,在长江以北,特别是北方地区,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但专业程度不高,市场良莠不齐,上规模的石材市场更如凤毛麟角。在北方建立市场,对平衡南北石材市场布局意义重大。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石材的流通成本,优化北方石材市场的资源配置。
由闽商投资兴建的中国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商贸城或许就是看中了这一商机。地处渤海湾弓顶处的黄骅港,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输出港之一。极佳的港口优势,政府的区域定位,让黄骅港吸引了闽商前来投资。而这个国内石材市场中最晚起步的石材城却也建立在高起点上,借鉴了国内石材市场的成功经验。
合理复制水头模式
闽南金三角腹地的黄金地理位置是水头发展的基础,一群敢闯敢干的闽南人造就了水头,也成就了如今辉煌的水头模式。水头模式走向全国,几乎与水头石材商国外买矿山的步伐是一致的。
2008年经济危机后,水头石材界的这场自我革命,一直延续到今天。走出去的石材商在开疆扩土的同时,也把目光盯在了石材界的细分市场上。复制水头的模式,但不完全照搬,再造一个全新的水头,着眼未来行业大势,以求长足发展。万国石材城招商处吴经理对记者说,全国范围内的这些由闽商投资兴建的这些石材产业园,只能说是复制了造就水头发展的黄金模式,但在这个基础上,也必须根据当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
水头模式其实是一个总体的思路,在其发展初期也遇到过不少的瓶颈,尤其是在荒料的处理等废弃物的再利用上。我们作为后起之秀,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个石材行业发展中会遇到的困境,更好也更加合理地把这个困境降到最低,打造升级版的水头模式。吴经理认为。
卡斯维诺石砖的经理吕少友也表示,如今大多数石材企业已经树立了大市场、大营销的观念。与市场同步的营销方式,品牌才会被认同,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网上营销,这也是企业家们在复制水头模式上,应该结合的实际,做到用好、用巧水头模式。吕少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