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前景不容乐观 石材企业如何“保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21  来源:中国极速体育排球_jrs手机直播_jrs直播的网址网  浏览次数:89
核心提示:温家宝智囊团之一的国世平教授在第二届亚太经济论坛上指出:未来三年,中小企业将死四成。无独有偶,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对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也用危在旦夕来形容,他

  温家宝智囊团之一的国世平教授在第二届亚太经济论坛上指出:“未来三年,中小企业将死四成”。无独有偶,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对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也用“危在旦夕”来形容,他认为:“如果目前的银根紧缩政策不改变,政府再不出手相救,到今年年底,国内就有四成中小企业将面临停产或倒闭的危险”。

  为了抑制房价的疯狂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新国十条”以及“限购令”的颁布,让房企感到阵阵寒意。消费者普遍认为,房价仍然过高,与期望的心理价位还相差甚远,房价的“拐点”还未真正来临,目前楼市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楼市是整个建材家居行业的晴雨表,楼市的低迷,使得作为建材行业的下游的石材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金九银十”变成“铜九铁十”

  以前,每年的“金九银十”都是厂家商家最为忙碌的时期,他们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赚个盆满钵满。不过,“金九银十”这个传统在2011年被彻底颠覆,变成了“铜九铁十”。尽管各大厂家商家都花够了心思,卯足了劲,不仅促销形式多种多样,如厂价直销、周年店庆、家居文化节、送奔驰送宝马、进场送礼等,而且各种优惠的力度空前,但结果却让所有的家居建材的厂家与商家都失望了,销售情况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看着可怜的销售数据,摸着空荡荡的钱袋,厂商们无不感慨:这哪是什么“金九银十”,分明是“铜九铁十”。

  据权威数据统计,在2012的时候的企业家的信心指数降到历史的最低点,而家居建材行业企业家的信心指数最低。目前,已有13家上市房企转投矿业,总资超过29亿人民币。特别是那些“等米下锅”的中小企业想借机“捞米”的想法遭到沉重打击,都纷纷调低了今年的销售预期,看空2013的市场行情,大有“今年哀鸿不断,明年饿殍遍野”的景象。

  中小石企难以逾越的“五座大山”

  当前,浙江温州有企业业主跑路走人,陕西神木有的企业主自杀,中小企业“倒闭潮”此起彼伏,石材行业也未能幸免。分析原因,对于中小石企来讲,有“五座大山”难以逾越。

  第一,钱荒。对于银行贷款,很多中小企业怨声载道。一方面,针对已经做大做强的企业,银行设有大客户服务部,而这些企业并不需要银行贷款,而银行却求着企业贷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银行贷款,而银行却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即使给予贷款,条件也比较苛刻。大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的借贷关系,微小企业95%没有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这也是民间资本借贷疯狂的原因。

  第二,用工荒。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劳动力输出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当地劳动力需求增加,工资待遇提高,使得原来吸纳大量劳动力地区的企业招工难度加大,在“长三角”、“珠三角”尤为明显。

  第三,电荒。中小企业的生产附加值不高,停电导致停产,停产则意味着降低利润,有的甚至是倒赔钱。因为企业不管生产与否,场租费用、办公费用、工人工资及福利都得照付不误。不少小型石材厂家反映,现在行业利润微薄,一个季度如果停15-20天的电,那就等于这个季度什么利润都没有。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在浙江、江苏、上海、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相当突出。

  第四,高成本。“用工荒”带来劳动力价格上涨,今年用工成本涨20—30%:“钱荒”带来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银行贷款基准率上浮30—50%,加上各种费用,实际贷款成本接近基准率的两倍;通货膨胀带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费用的增加,石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及噪声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也会增加生产的成本。

  第五,高税费。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实际税负超过了30%,我国是全球税负最高的地区之一;还有各种名目的收费,中国企业联合会初步统计,目前向中小企业征收行政事业性费用的部门有18个,按收费的项目分类有69个,子项目达1000个以上。此外,当地的行政部门向企业吃、拿、卡、要的现象时有发生,让中小企业叫苦不迭。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另外,国际经济的持继低迷、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楼市萎靡不振等外部环境,以及企业低水平价格竞争、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专业人才稀缺、技术创新不够、渠道不畅等内部原因都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中小企业路在何方

  第一,兼并重组,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资源整合。中国人历来有“当老大”的情结,普遍有着“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观念。现在的中小企业业主也基本是这种思想,企业之间缺乏联合,同行是冤家,基本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敌对状态,如果一家企业被另一家企业收购兼并也被认为是可耻的事情。西方企业早就尝到走联合兼并的甜头,因为这样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建设,以及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自身优势。现在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都是股份制。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从单个资本走向社会资本,制度的变革和创新这一关早晚得过,而闯不过去的话要么永远长不大,要么就死掉。单纯靠自我积累来做大做强是不可能的,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利用比单纯的自我积累要重要得多。

  第二,变“家族式管理”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得不说,“家庭式管理”在企业的发展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层次阶段后,“家族式管理”已明显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甚至会把企业带向错误的深渊。要解决“家族式管理”带来的弊端,企业业主要有一定的眼光与魄力,大胆启用“族外人”,让那些有思想、有水平、有责任感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担当重任。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让这些“族外人”认同公司,找到归属感。

  第三,创新将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中小企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创新,在“山穷水尽”之际,没准还能“柳暗花明”。怎样提高石材的开采技术?怎样提高荒料的利用率?怎样提高生产加工的水平及超薄板的技术?如何变废为宝?这些都是企业创新需要思考的问题。另外,还有经营的创新,现在很多企业不懂经营,把经营简单地理解成销售,只会恶意竞争,造成市场的无序与混乱。没有品牌,就卖不出好价钱。没有渠道,就只能眼看着别人赚钱,所以,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创建自己的商业渠道,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利用好国家政策支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实现科技创新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家要加强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增强发展后劲。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