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晓晨)得。飞船于1997年到达火星,1998年开始科学考查。用发射的红外激光脉冲确定表面高度和计算飞行时间。
这幅地图揭示最高和最低点间有20英里差的极高和极低表面。火星为梨形,南半球比北半球平均高三英里。高地和盆地,包括一座高耸的火山和一个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火山口。
2700万个测量结果作出此图。飞船每天连续收集90万个高度测量值。
(完颜圣)用单台干涉仪将40Gbit/s光信号时分复用转换成波分复用瑞士和意大利的科学家用臂上设有半导体光放大器(S0A)的单片集成磷化铟马赫-陈德尔干涉仪(MZI)将40GBit/s光时分复用(0TDM)信号转换成4路10Gbil/s波分复用(WDM)信号。5⑴Pm长的四元砷磷化铟镓(InGaAsP)区对接费合成无源砷磷化铟镓波导,组成激活半导体光放大器。多模干涉耦合器连接此波导和马赫-陈德尔干涉仪装置。87mmX 1.5mm晶片为倒装片,为使波导和光纤精确耦合,用V形槽自准直技术将其固定在硅母板上、装入组件。
~1557nm间变化的10GHz再生锁模铒环形激光器进行测试。7ps半高全宽环形激光器的输出脉冲经外调制和无源多路传输到40Gbi/s波分复用源信道由4个分布反馈激光器产生,以增益开关输出脉冲通过色散补偿光纤、放大和滤光后,压缩到8,127和6ps半高全宽。中心波长为1542,1547,1553和1557nm.40Gbit/s光时分复用到波分复用的整个转换过程中,位错率为10+9时总损失低于1.5dB.(颜严)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外延结构制作增强型光探测器德国乌尔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和意大利Palermo大学的研宄人员制作了谐振腔增强(RCE)光探测器。它以普通的外延生长结构与单膜垂直发射激光idlL)邻接。该结构用Mnic源分子光束外延生长。内腔厚V2,包含3个8nm厚的砷化镓量子阱。
亥收虫掉外延结构内15. 5个反射镜对中的8个,制作了施加一1.5V反向偏压时峰值量子效率73%谱线半高全宽(FWHM)约1. 7nm的谐振腔增强探测器。无偏压器件产生69%的峰值量子效率和1.8nm的谱线半高全宽。刻蚀去11个反射镜对,形成4.5个顶部反射镜对的谐振腔增强器件,则在有偏压和无偏压情况下分别有26%和36%的峰值量子效率其谱线半高全宽为6.5nm.还通过降低工作器件的直径(从90Pm减至50Pm),观察到3dB探测器带宽增至28GHz.(颜严)环境分析用的小型中红外激光干涉仪有机和无机分子的转动振动带处于中红外波段,因此特别适用于对环境有毒物质的光谱分析。德国克劳斯塔尔技术大学的Schade小组在汉诺威展览会上展出一种新的可调谐中红外激光干涉仪,可在环境温度下灵活工作。为了产生中红外(5Pm或更多)窄带可调谐光,将在AgGaS2晶体中产生差频的二支普通单模激光二极管辐射叠加。干涉仪由计算机控制。用InSb作探测器,可实时探测发动机废气或香烟烟雾中的CO.